野生動物相關之人畜共通傳染病
鸚鵡病 Psittacosis
1. 症狀:
鸚鵡披衣菌是經感染鳥的眼、鼻分泌物、糞便傳染。或吸入乾燥的分泌物引起感染。
鳥類呈現下痢、角膜炎、結膜炎、大量眼、鼻分泌物 。
人感染鳥型後疾病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疼痛,顫抖,和上下呼吸道疾病等。
同時也能展現更嚴重的疾病發生:廣泛性肺炎,肝炎,心肌炎,血栓靜脈炎,和腦膜腦炎。
2. 預防:
鸚鵡熱披衣菌 在動物的感染包括結膜炎,肺炎,氣囊炎,心囊炎,肝炎,腸炎,關節炎,脊髓腦膜腦炎,尿道炎,子宮內膜炎,和流產。病原可由滲出物,分泌物,或糞便等感染物質經 由直接接觸或者空氣飛沫路徑傳染給人類。
嚴格執行疫區鳥類檢疫。在鳥類飼料添加抗生素預防,實驗動物的接種試驗時應做好安全措施。
3. 處理:
污染之病鳥應焚毀,污染器具及糞便應消毒。病患發生應隔離並追蹤感染源。
鸚鵡熱可以用血清學測試作特定抗體或病原分離診斷。
野外捕獲的未知疾病狀態之野生鳥類引進設施中,必須以四環素化學預防治療施於這些鳥類。
在其他動物發生披衣菌的病例時應迅速防止感染擴散傳播給工作人員。
Q 型熱
1. 症狀:
Q 型熱是由立克次體病原所引起。
分布全環境存於兩個循環感染:在家畜及野生動物和壁蝨。感染在家畜,包括綿羊,山羊,和牛、貓,狗,家禽。
在美國綿羊感染的盛行率是相當高的,且綿羊是這種疾病最主要的動物。Q 型熱發生在人類死亡的案例是病患暴露在臨盆母貓及其小貓環境中。
此病通常有突發性發燒,寒冷,後腦頭痛,虛弱,身體不適,和盜汗。在一些病例,發生乾咳肺炎,胸部疼痛,和其它症狀。同時也有急性心囊炎和急性或慢性肉芽腫性肝炎的報告。先天性心瓣膜缺損或者心瓣膜缺損修補會發生心內膜炎,且病情常延伸超過數月甚至數年。大多數 Q 型熱的病情會在兩週內痊癒。有心瓣膜疾病的人員不相關之工作。
2. 預防:
人類通常由呼吸道吸進傳染原之飛沫而得到感染,雖然經由口腔食入傳染也有記錄記載。此病原存於尿液,糞便,乳汁,和特別是有蹄類家畜的胎衣,一般而言為無症狀感染。
此病原耐乾燥且可長期殘存在環境中,藉由空氣飛佈散播此感染病原。
3. 處理:
可以血清學的方法偵測疾病急性和恢復期之間檢體內之特定抗體包括微凝集反應,免疫螢光反應,補體結合法 (CF) ,和酵素結合免疫吸附測定 (ELISA) 測試。
貓抓熱
1. 症狀:
巴東體直接與貓抓熱與血管瘤桿菌有關,在不相關的情形下通常於患者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時,因免疫力下降使此病原增生發育。此革蘭氏陰性,無徵狀的菌毒血症,特別是在較年幼的貓持續至少 2.5 個月且有可能達 17 個月之久。
曾在叮咬感染貓之跳蚤體內分離到此病原,且顯示跳蚤能夠傳播此病原給貓。此發現說明跳蚤可擔任動物疾病傳染的媒 介,雖然貓抓熱通常與幼貓抓傷或咬傷有關,但仍牽連其他動物,包括狗,猴子與刺蝟豪豬等。此疾病在人類確實之發生率仍未知;估計每年每 100 , 000 人有 2.5 病例。 此疾病病原由四肢皮膚入侵,通常是由單隻手或者前臂開始。
數天後小紅斑出現在入侵部位,接著形成水泡及結痂。患部在幾天至一個星期內會痊癒消失。數星期過後,出現局部淋巴腺病變,經常發生於個別的淋巴結且會持續數月。有時候會發生淋巴結的化膿。同時也出現發燒,身體不適,食慾喪失,頭痛,和脾臟腫大。其他,較不常出現的併發症包括結膜炎伴隨眼周圍眼臉的淋巴腺病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骨質溶解病變,肉芽腫性肝炎,和肺炎等。
貓抓熱會發展成嚴重系統性或者再發性感染使宿主免疫力下降而威脅到宿主生命。
2. 預防:
罹患此病的病患,有 75% 病歷報告是被貓咬傷或抓傷,且超過 90% 病歷報告顯示與暴露在飼養貓的環境之下有關係。
此疾病大多數的病例出現在每年九月和二月以及疾病發生高峰期的十二月份 。
3. 處理:
需要從血液、受傷皮膚或活體生檢檢體等分離致病病原,來作為貓抓熱決定性的診斷。
大部份的醫生經由臨床症狀,是否有接觸貓之病歷,由感染組織無法分離到其他細菌,與利用淋巴結生檢之組織病理檢查等作為診斷依據。發現許多病患之血清學測試之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為陽性反應。臨床試驗已指出抗生素的治療能用於消除貓的帶原性,但現今偵測帶原者狀態確實有困難,因此徹底預防此病似乎仍不可能。同時也應落實控制跳蚤措施。
由於考慮這些疾病在實驗室內之潛在人畜共通傳染,因此應該集中焦點在引進實驗室作為研究使用之捕獲的野生囓齒類或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等或針對野生囓齒類出沒的地點等進行防治。
在這些動物族群的體表寄生蟲等蟲害控制是有必要的,特別是活動自如能夠傳播一些立克次體病原的恙蟲則要特別注意。
狂犬病
1. 症狀:
動物感染時會呈現狂躁期及痲痺期,人類亦似。
臨床症狀主要出現行為異常,咽喉逐漸痲痺,吠叫聲改變,下巴下垂,流涎,最後行動失調、痲痺、抽筋而死亡。
潛伏期平均 3-8 週 ( 視咬傷之部位 , 因為病毒的體內傳染方法是依賴神經的傳導,其最終的感染部位為腦部,所以傷口離頭部愈近,潛伏期就愈短 ),發病後 5-7 天死亡。
人類之臨床症狀:發病時會有焦慮、頭痛、發燒、咬傷部位有異樣感,然後會出現痲痺及患者飲水時有吞嚥困難現象,見到水即誘發喉部肌肉之痙攣,即所謂恐水現象,故俗稱恐水症,且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之情形,最後因呼吸痲痺而導致死亡。
2. 預防:
咬傷,吸入空氣中病毒顆粒,或經由黏膜進入均可感染。
如何避免感染狂犬病:
(1)從事狂犬病相關高危險群的工作人員 ( 獸醫、研究人員、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捕狗人員 ) 應事先接受預防注射,並每年確定抗體力價,以確保本身安全。
(2)赴狂犬病疫區洽商及旅遊應避免被溫血動物咬傷或舔舐傷口。
(3)預防寵物感染狂犬病即是保障自己的健康,故應為寵物定期注設動物用狂犬病疫苗,切勿隨意棄養寵物。
3. 處理:
疫區及非疫區發生應採撲殺為原則,故畜主應每年確實做好犬貓預防注射。本病主要經由動物咬傷傳染,遭動物咬傷時應視咬傷情況送醫治療,依據醫師診斷,施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細菌感染的防護措施。如果被貓、狗咬傷,依現行法令,可要求畜主將該動物送合法之動物醫院繫留關察十天,取得證明,如果動物未發病,人就不會感染狂犬病毒。
台灣是非狂犬病疫區,原則上不必施打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疫苗。
如果被狂犬病動物咬傷,應先以消毒水洗清患部,再在患部注設免疫球蛋白,同時進行不活化疫苗注射。
4. 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介紹:
(1)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必須於四十八小時內注設一劑,以中和傷口病毒。
(2)人用狂犬病疫苗:引發自動免疫能力。未曾注射者總共需注射五劑。
第一劑在疑似狂犬病動物咬傷後即注射,其餘則在第一劑注射後之第三、七、十四及第三十天時施打,第九十天可再追加一劑。
注射疫苗可能發生之反應:
(1) 局部反應:疼痛、紅斑、注射部位腫脹發癢。
(2) 全身性反應:頭痛、嘔吐、肌肉痛、下腹病、昏眩。
(3)嚴重者可能發生腦炎。
如何取得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1) 經醫師診斷確定後,持診斷証明書、處方箋及備妥冰桶等冷藏配備,前往下列地點洽領,並須在醫師之指示及監督下使用。
(2)目前國內有關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人用狂犬病疫苗儲備地點、地址與電話,詳列如下 :
行政院衛生署防疫處
台北市愛國東路 100 號
Tel:02-23210151 轉 322
行政院衛生署檢疫總所
台北市林森南路 6 號 6 樓
Tel:02-23859835
檢疫總所中區疫病監視中心
台中市中正路 271 號 7 樓 701 室
Tel:04-2244784
檢疫總所南區疫病監視中心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二路 180 號 6 樓
Tel:07-3451471
檢疫總所東區疫病監視中心
花蓮市港口路 5 號
Tel:038-222690
金門縣衛生局
金門縣金湖鎮新市里復興路 1-12 號
Tel:0823-30697
連江縣衛生局
馬祖南竿鄉復興村 164 號
Tel:0836-22502
澎湖縣衛生局
澎湖縣馬公市中正路 115 號 2 樓
Tel:06-9270508
通報單位: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疑似感染狂犬病病例和受疑似狂犬病動物咬傷通報與申領狂犬病疫苗或人類免疫球蛋白等事宜之聯繫電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全國分區防疫通報專線: 0800-024-582 。
猿猴 B 病毒症
1. 症狀:
本病由疹病毒科之 B 病毒引起。本病首例是在 1933 年所描述,B 病毒是會危害人類生命的疾病。
在短尾猿,B 病毒造成輕微的臨床疾病,類似於人類的單純泡疹。在主要的感染期間,短尾猿在舌頭或唇會發生水泡或潰瘍,一般而言約在一至二週內痊癒。同時也可發現有角膜結膜炎或角膜潰瘍。在急性感染後, 病毒會潛伏在感覺神經結中。若病毒從潛伏的狀態下再度活化,常因伴隨生理性或心理性的緊迫而使病毒由 周邊部位再度重新散發出來,如紫 外線的照射,免疫抑制,社會階層的崩潰瓦解,或其他緊迫性實驗性情況。
此種感染通常在短尾猿間經由充滿病毒之分泌液經親密的接觸主要包括口、結合膜與生殖黏膜等來傳染。
但人若被感染猿猴咬傷,會產生痲痺及腦神經症狀出現。潛伏期從兩天至一個月左右,然而暴露在病毒以至症狀發生之時間變化可說非常大。咬傷、抓傷、其他局部創傷,或易受傷部位之沾污等狀況暴露於病毒後,在人類感染後會在病毒入侵部位發展成一個泡疹樣水泡。早期臨床症狀和症候包括肌肉疼痛、發燒、頭痛及疲勞且伴隨著有痲痺、感覺過敏、感覺異常、共濟失調、神智不清、尿液瀦留 ret 、抽搐、全身痙攣、吞嚥困難及下行性鬆弛性麻痺等進行性神經性疾病。
2. 預防:
傳染的方式,主要是經由暴露在遭 B 病毒污染的唾液 ( 咬傷 ) 以及抓傷傳染給人類。
同時也曾發生經由注射針刺傷傳染 (Benson andothers 1989) 和暴露在遭感染之靈長類組織而感染。
在處理污染的籠架時,病媒會經由皮膚創口部位傳染,是一個已確定的感染原因。
經由空氣飛沫傳染則不是 B 病毒很重要的傳染途徑。
靈長類飼養管理者有必要使用保護性衣物,降低暴露在感染原的機會,並儘可能減少直接接觸受驚嚇的猴子。
3. 處理:
本病主要經由動物咬傷傳染,一旦被咬傷,要將傷口以消毒水洗淨,並立即注射免疫血清。
疑似動物採撲殺焚毀為原則。人類與動物暴露於 B 病毒前及 B 病毒潛伏感染之診斷是以血清學方法來測試血 清抗體的方式來進行,同時也可由猴子或傷口進行病毒分離,在產生病毒斑的檢體採樣後在以限制分析或聚合連鎖反應來確認是否有病毒出現。
伊波拉病毒感染
1. 症狀:
伊波拉出血熱是一個罕見的疾病,一個由絲狀病毒所引起之病毒性感染疾病。
結構上與馬堡疾病病毒一樣,但抗原性不同。與此病毒相關之病例一直侷限在非洲大陸。
由蘇丹和薩伊病毒株之人畜共通傳染病實驗上顯示,在靈長類約八天會產生致死性感染,但沒有證據顯示猴子是自然保毒者;伊波拉自然保毒者尚未被證實。
於人類,薩伊和蘇丹病毒株會產生多發局部器官壞死、凝結病變、廣泛內臟滲出液、出血性休克及死亡等特徵之病變。
在靈長類爆發感染期間,人類感染株病毒是次臨床性感染,但血清測試抗體陽性反應。
2. 預防:
在人類,伊波拉病毒感染在流行期間的傳播,一般而言與緊密的接觸有關,因此一般認為低繼發性攻擊率對於病毒傳播是沒有效率的。
性的接觸和經過暴露在遭污染的針筒與注射針,遭感染組織、血液及其他體液之醫院傳染是重要的病毒傳染途徑。
飛沫傳染並不是非洲伊波拉病毒感染發生之特色,然而仍不能完全地排除其可能性。
在美國靈長類爆發感染期間,由於在動物病房內之動物間並沒有直接接觸仍然有感染,因此是有可能經由滴液或飛沫傳播病毒。
疾病管制局 (CDC) 頒布之靈長類輸入程序限制了疾病在進口相關設施發生之可能性。
進出那些進口相關設施之人員應熟悉這些用來降低伊波拉病毒傳染發生之特別裝置與程序。
3. 處理:
可利用各種不同的技術來偵測伊波拉病毒或病毒抗原。
此感染是以間接免疫螢光反應鑑定、放射性免疫鑑定和酵素免疫吸附鑑定等測定抗體力價的血清學方式診斷。
目前沒有疫苗也無治療的藥物可以預防或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